
刘备进入四川后量华网,刘璋方面的许多人选择了投降,这些投降者可以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发生在刘备还在荆州时,主要人物有张松和法正,他们密谋共同支持刘备入川。第二阶段是在刘备进入四川后,他开始发动进攻,代表人物包括费诗、吴懿、李严和费观。第三阶段则是从诸葛亮入川到成都城破这段时间,人物如赵莋、庞羲和刘循纷纷加入。最后,第四波投降发生在成都城破,刘璋投降时,王连和黄权仍坚守到最后。
那么,为什么张松和法正会选择背叛刘璋,投向刘备一方呢?张松本是益州的别驾从事,他提出建议,认为与其让曹操攻破汉中威胁益州,不如引刘备入川,打败张鲁并巩固益州。然而刘璋的主簿黄权反对此提议,认为两国之间不能容忍“二君”。曹操已稳占关中,并可能迅速拿下汉中,刘璋与曹操的联盟已经没有任何希望,反而刘备和孙权联合则有可能形成对抗北方曹操的力量。
展开剩余68%刘璋与刘备结盟本是基于共同利益,但张松为何要背叛刘璋,把益州送给刘备呢?张松、张肃兄弟本是成都的豪门望族量华网,刘璋曾多次派使者与曹操结盟。第一次是205年,当时曹操威胁荆州,刘璋尝试结盟曹操对付刘表。第二次是207年,在曹操出征荆州前,刘璋再次派张肃送兵补给给曹操,并且张松接任了父亲张肃的位置。然而,这些结盟举动并没有为刘璋带来好处,反而让他更加处于危险之中。
张松的背叛,可以追溯到他与刘璋的关系恶化。最初,张松并不被刘璋重用,甚至屡遭曹操的侮辱。张松的才华和对曹操的观察使得他意识到,与曹操过于亲近,自己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。与此同时,曹操的扩张令张松看到了刘璋无能为力的一面。于是,张松决定背叛刘璋,投向刘备一方。
这一切的转机发生在刘璋派法正出使荆州。法正是个有抱负的青年,出生于名门,但他一直感到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。法正对刘璋的失望促使他投向刘备。刘备当时正困于荆州,四面楚歌,而法正的到来为刘备带来了希望。法正很快与刘备建立了深厚的关系,刘备对他也非常重视,并许诺给他更高的官职。法正在刘备的支持下,成为了刘备攻占益州的内应。
张松和法正的投降,实际上是刘备成功入川的关键。刘备因此能够快速突破四川的天险,并获得益州的地理信息,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基础。在刘备获得益州后,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,并在刘备建立汉中王国后进一步得到重用,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。
总的来说,张松和法正的背叛不仅源自刘璋对他们的冷落和不重视,也与他们对曹操的恐惧及对刘备的信任有关。这一转变,最终促成了刘备的四川之路,也为他日后的雄图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